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归纳图片(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归纳)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提供全面、系统、整体的全过程服务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护理知识点:
1、国际护士节是:5月12日。
2、世界上第一所护理学校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成立;中国第一:广州
3、现代护理桑葚发展阶段:以疾病为中心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舞台。
4、护理的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5、护理研究对象:人
6、护理模式:个案护理、功能护理、小组护理、责任护理、系统整体护理。
7、护士目录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8、护士的职能角色:照顾者、计划者、管理者、顾问、协调者、教育者、研究者、发言人和保护者。
9、现代护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人、环境、健康、护理
10、人基本需求:生理、社会、情感、认知和精神。
11、健康的概念:不仅没有躯体疾病,而且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健康。
12、护理的概念:它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14、压力应对技巧:
(1)减少压力的刺激;
(2)正确理解和评价压力;
(3)减少应激反应;
(4)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15、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求,促进和恢复健康,科学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具有决策反馈功能。
16、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估
数据分类: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
18、交谈方法:
(1)交谈方式: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
(2)提问方式:开放式和封闭式。
19、南大建立的护理诊断由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四部分组成。
20、排序原则:
(1)第一个优化问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护理对象急需解决的问题;
(4)分析护理诊断之间是否存在关系,首先要解决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考虑由此产生的结果;
唐不要忽视潜在的护理问题。
21、医院的使命: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22、救助五项:定数量定品种、定点放置、定人存放、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护。
23、急救物品完好率要求达到100%
24、急救时医生未到,护士要做的事情:量血压、供给、吸痰、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25、口腔医生在抢救过程中的建议:任何口腔医生的建议必须向医生重复,双方确认后执行。抢救后请医生补医及时接受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急诊病人的观察时间一般为3-7天。
26、病房物理环境:干净安静(白天病房噪声强度应控制在35-40dB)(医护人员走路、说话、操作、关门应轻)舒适(一般病房温度18-22,新生儿、老年病房温度22-24)(相对湿度50%
27、特殊病人需要陪护人员陪同,以便询问病人的病史。
28、平车以大轮端为首端。
29、睡姿分为:主动、被动、强迫。
30.半卧位的适用范围:
(1)部分接受面颈部手术的患者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可减轻肺充血和心脏负担。
(3)腹部或盆腔手术后有炎症的患者,可放松腹肌,降低腹部切口缝合张力,减轻疼痛,增强舒适度,有利于切口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较弱的患者,有利于其向站立过渡,使其有一个适应过程。
31、低脚高位头适用范围:
(1)引流肺部分泌物,使痰容易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引流。
(3)孕期胎膜早破可以预防脐带脱垂。
(4)下肢骨折牵引时,人体重力可作为抗牵引。
32、头高脚低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患者做颅骨牵引时,作为反作用力。
(2)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
(3)颅脑手术患者。
33、约束带要点:段落绷带约束(常用词固定手腕和脚踝;肩部约束带(用于固定肩部,限制患者坐起;膝盖约束带(用于固定膝盖和约束病人下肢运动);尼龙带(可用于固定手腕、上臂、膝盖和脚踝)
34、医院内感染:指病人、来访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因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引起的任何干扰或诊断明确的疾病。在医院活动期间。
医院感染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乙肝宿主。
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病原体来源广泛,环节污染严重;易感人群增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灭菌不严格,无菌技术不恰当;感染的存在;介入诊疗手段增多;医院布局不合理,隔离措施和设施不完善。
35、清洁:清除物体表面的所有污物,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去除或杀死物体表面除细菌孢子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杀菌: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孢子。
36、灼烧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彻底的杀菌方法。
37、无菌技术:在医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所有微生物进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和无菌区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38、无菌袋有效期7天,无污染;无菌持物钳和浸泡容器每周消毒两次,干燥容器和持物钳应每4-8小时更换一次。无菌容器一旦打开,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果没有被污染,可以保存24小时。打开无菌袋。如果袋子里的东西没有一次用完,它将在24小时内有效,没有污染。无菌托盘不宜存放过久,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39、常用漱口水有:碳酸氢钠溶液、醋酸溶液、甲硝唑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