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的五大内容是什么(精细化管理的五大内容)
精细管理的五项内容:学习精细管理的方法论,培育精细文化;逐级做好任务分解,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梳理流程,优化改进流程;核心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产品模板;加强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精细管理的五项内容
一、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学习精细管理的方法论,培育精细文化;
2、做好逐级分解任务,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3、梳理工艺,优化改进工艺;
4、核心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产品模板化;
5、加强绩效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二、精细化管理理念
1、开源节流意识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可以在企业倡导一种节约文化。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的定额管理。比如不管是一滴电,一滴油,还是一颗螺丝钉,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节约如何奖励,浪费如何惩罚等等。并执行相应的定额。
具体来说,开源节流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节约成为企业的一种精神;
第二,让节约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
第三,抓住决策主导,避免整体浪费;
第四,从细节入手,节约要体现在点点滴滴中;
第五,精细化管理,系统也能创造利润;
第六,购买经济;
第七,节约生产;
第八,市场经济;
第九,管理经济。
2、卓越理念
精细化管理能促进企业发展;卓越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在精细化管理中,精益求精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一是所需人力资源最多可以减少到1/2;第二,新产品开发周期至少可以缩短到1/2或2/3;第三,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库存至少可以减少到1/10;第四,工厂占用的最小空间可以减少到1/2;第五,成品库存至少可以减少到1/4;第六,产品质量可大幅提升30%。
3、持续改进的态度
改进永远比管理重要。管理型和改进型是有区别的:管理型主要靠制度来约束员工;改进主要靠科学方法纠错,他们的思路不一样。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改进永远比管理更重要。
改进型强调紧张与时间效率的关系,改进型以企业为基础的紧张。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张力感,就没有变革的前途。没有张力,所以培养张力。紧张是进步的前提。没有紧张感,企业就不会有改善和改变。所以企业要培养张力意识。
企业文化要融入张力感。员工上班要按部就班,不能有聊天无所事事。日本员工的工资是中国员工的20倍左右,这是改善的结果。一个日本工人可以操作50台设备,而在中国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50个工人通常操作一台设备,所以所谓民工短缺出现。改善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薪酬。
4、以员工为中心的大众管理文化
精细化管理有赖于全员参与。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以员工为中心的大众管理文化应该实现:
第一,信任员工;
第二,动员员工;
第三,依靠员工;
第四,成就员工。